「養女湖」只是小說虛構 不是鄉間傳說 呂 自 揚
── 為千秋寮泥火山蒙冤50年之歷史翻案
很多人知道『養女湖』,是南部一個著名泥火山的名字;
很少人知道『養女湖』,原來只是一本小說的名字。
千秋寮泥火山滾水湖,自古以來就日夜噴冒泥漿,是真的;
1956年小說<養女湖>,寫說二百年前有養女投湖殉情,湖水從此
日夜噴出泥漿,是假的。
自古以來,當地人從未有「養女投養女湖」的傳說。
一
南部著名觀光景點養女湖,位於高雄縣岡山東方燕巢鄉的金山村,在舊名千秋寮庄的山上。千秋寮山在烏山山脈南端。千秋寮今名埤仔底,附近都是荒涼光禿,山脊尖銳,姿態萬千的月世界惡地形美景。
自岡山開車往東,經燕巢到埤仔底,車程約45分鐘。自埤仔底往東步行登山,約30分鐘,即可看到在千秋寮山頂上的養女湖。
烏山現在都稱作中寮山,是南二高中寮隧道,從底下穿過的山脈。整個烏山山脈的西坡西麓沿線,屬地質學上的旗山斷層。
旗山斷層在烏山西坡沿線,自然形成了許多大小形態不同的泥火山。尤其南段地帶最多,包括有噴泥盾、噴泥錐(泥火山錐)、噴泥盆、噴泥塘、噴泥窪等,是台灣最密集的泥火山區。有三個美麗壯觀的泥火山錐及其周邊,已公告為「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」。
泥火山會從地底斷層,如火山噴發般斷續噴發泥漿。泥火山噴發泥漿時挾帶著天然氣,點火會燃燒,卻不是真正的火山。泥漿噴發時,就像水在滾,圓圓的泥泡,一個一個往上湧冒,會發出「沫、沫」「沫沫」的聲音(沫,念短促音)。當地人將這些大小不同形狀,會發出「沫沫」聲的泥火山,通通叫作「滾水沫」。大的叫「大滾水沫」,小的叫「滾水沫仔」,泥火山錐就叫「滾水尖」。「大滾水沫」面積像個小湖,又叫「滾水湖」。
養女湖四周都是樹林,在千秋寮東邊山頂,在泥火山自然保留區北方約二公里多的山上,本來是這一帶泥火山,海拔最高,面積特別大的噴泥塘滾水湖。湖面直徑超過50公尺,湖水中央,時停時噴的噴泥口有三、四個,日夜噴發泥漿,帶著大量天然氣。那最大的噴泥口,每次噴發泥漿,沖出湖面皆比一個人高,若烏陰天欲下雨時,會噴得更高。停噴時,湖面仍可看到ㄧ圈一圈在滾湧的泥水渦。泥漿噴發時,從地底發出沫沫、隆隆的聲響,很大聲,遠遠可聞,很多人第一次來,都受到震撼。
早期遊客,常用竹桿綁草點火,或擲草火到泥漿剛噴岀冒氣的地方,引天然氣燃燒。赤紅色熊熊火焰,在青山樹林環繞的湖面,閃爍許久,形成奇特景觀。
我家住在田寮鄉東南端的南勢湖,靠近燕巢鄉界,養女湖在南勢湖南方才二公里多。母親娘家在烏山山腰的橫路庄,橫路正在南勢湖與養女湖中間,離養女湖差不多一公里。母親從小與外公、大舅,都在養女湖附近山坪出入工作。所以,出生在南勢湖的我,從小就知道千秋寮的山頂,有個最大的滾水沫、滾水湖,念國校時就曾跟隨母親去看過。
二
1957-60年,我在岡山念初中,常聽同學在議論養女湖,說燕巢千秋寮山上有個「大滾水沫」,就是養女湖,二百年前有一養女在那裏投湖自盡。
養女湖的故事,不只有書,也有電影。
大家所說的「養女湖」,就是我家和我外公家南邊,那個我很早就知道的大滾水沫、滾水湖。聽到這樣的傳說,在我小小的心靈裡,就一直懷著一股濃濃的,又好奇又疑惑,又親切又陌生的鄉土感情。使得正在念初中(等於現在國中)的我,還在當時的岡山客運車站前面的擺地書攤,未先問父母,就自己怯怯地掏出錢,買了一本生平所買的第二本書<養女湖>。(第一本是章回小說<薛平貴與王寶釧>)
原來有居住台北的女作家繁露,在1956年民國45年,出版了一本小說<養女湖>,寫說二百多年前,千秋寮山深谷裡有一清水湖,湖畔有一人家的養女,被養父母凌虐逼婚,而投湖自盡。養女的張姓情郎,也跟著跳入山頂的「大滾湯」殉情。清水湖因養女投湖而變濁,而且日夜噴冒泥漿,發出忿怒的音響,像在為養女的不幸遭遇抱不平。此湖從此叫「養女湖」。
小說經報紙報導,養女湖的傳說與養女湖之名,開始流傳。因千秋寮的山谷,沒有報導所寫會噴泥漿的滾水湖,大家就把千秋寮山上唯一的大滾水沫大滾水湖,當作養女湖。
當時整個燕巢、田寮兩鄉,曾在養女湖附近出入的在地人,包括最近的千秋寮、橫路、中寮、麒麟尾、番仔田、金山各庄,聽到這從未曾聽說過的「養女湖」傳說,皆不解故事是從何處生出來,皆感到非常驚訝,迷惑不已。我曾問母親與大舅,長大後,也曾問各庄年紀較大的長輩,皆說從未聽過,也皆無從爭辯。
現仍住在橫路的大表哥林振明回憶說,民國45年他正在燕巢當兵,軍中有人看到報紙,知道他家就在千秋寮旁邊,都爭問他養女湖的事,他都說:「無啦!我們都叫做滾水沫仔,哪有叫做養女湖?」
<養女湖>小說出版拍成電影,更大宣傳。原本位置偏僻,山路陡彎,又少外地人知曉的大滾水沫,很快就成了南部有名風景區「養女湖」。離養女湖較近的田寮國校,在1960至1970年代,老師都常帶學生來養女湖「遠足」。我當年台南師範學校畢業,回田寮國校任教時,也曾與同事帶學生來此「遠足」,並留有照片。
三
到1979(民國68)年時,有家公司又拍了一部養女故事的電影<秋蓮>,由當紅之歌星鳳飛飛主演,卻發生了著作權抄襲糾紛。
1979年8月,小說作者繁露,在報紙副刊上撰寫了一篇<養女湖餘波盪漾>長文,指控<秋蓮>電影抄襲她的小說<養女湖>。才在文中揭露她寫這本小說的經過。
繁露說:
「當我在廿餘年前,首先看到中央日報劉昌博先生有關養女湖的
一篇報導時,也正是養女們仍在慘遭凌辱的年代,因此我根據
劉先生的報導,編織了<養女湖>的故事,內容幾乎全出於我
這個寫小說人的手筆,刊登於中央副刊。」
繁露的文章最後,公開向讀者澄清說:
「我必須澄清養女湖,我必須『請大家告訴大家』,<秋蓮>所宣傳
的所謂『真實故事』,全係本人廿年前的虛構,世上焉有相同之
虛構耶?」
1980年(民國69年),繁露將<養女湖>一書再版,書中附錄了關於抄襲
事件的說明。<養女湖>全文約四萬字,開頭寫說:
「這裡掛著一張<養女湖>的風景畫。可是在二百多年前並不叫
養女湖,而叫清水湖,位置在高雄縣岡山區最西的一個鄉。那
裡有一座風景美麗、青翠可愛的千秘寮山,山上林木參天,那
個神祕的清水湖就隱藏在這座山的深谷裡。」
事實上,繁露小說一開頭,就把養女湖的位置寫錯了。養女湖是在岡山區最東的一個鄉,不是最西,最西是海邊。而且,她寫的養女湖是在千秋寮山谷裡,不是在山頂上,地點也不合,還把「千秋寮山」寫成「千秘寮山」。繁露是1949年來台居住在台北的女作家,並未到過千秋寮,所根據的報導明顯有問題,卻已年代久遠,無從查找。
繁露在小說出版二十多年後,因發生不愉快的著作權糾紛,才公開澄清<養女湖>是她「廿年前的虛構」,是她根據一篇報導所編織的故事。還公開「請大家告訴大家」。繁露的澄清,等於清楚說明原來的千秋寮,根本沒有「養女湖」這個湖名,當地也沒有「養女跳養女湖」這個傳說。